您好,欢迎访问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优质环保原料

更环保更安全

施工保障

流程严谨、匠心工艺

使用年限

高出平均寿命30%

全国咨询热线

+62 0035 88978

行业新闻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中欧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

+62 0035 88978

06884807781

卡塔尔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

发布时间:2023-11-30 11:38:18人气:

  卡塔尔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筑?2022年世界杯激战正酣,让主办国卡塔尔这个平时存在感比较低的中东小国成为了全世界球迷的焦点。虽然这届世界杯从最开始的申办到现在的比赛都充满争议和意外,但既然世界杯让更多的目光关注到了卡塔尔,那不妨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承办本届世界杯比赛的8座体育场吧:

  位于左上角的是卢赛尔地标体育场(Lusail Iconic Stadium),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以北约20公里的新区卢塞尔。卢塞尔体育场的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世界杯期间可容纳8万名观众,是本届世界杯所有球场中最大、最新的一座,也是世界杯决赛所在的球场。

  卢赛尔球场的设计师团队可谓是强强联手的“全明星组合”:由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领衔的Foster + Partners事务所与美国顶尖体育类建筑事务所博普乐思(Populous)合作进行设计。福斯特自不必说,高技派代表人物,1999年普利茨克建筑奖得主,87岁高龄依旧活跃在设计界;而总部位于美国堪萨斯城的博普乐思也大有来头:其前身是著名商业建筑事务所HOK专攻体育和会场类建筑设计的子公司,以往作品包括国内体育爱好者熟知的休斯顿火箭队主场丰田中心、阿森纳主场酋长球场、NFL强队新英格兰爱国者的主场吉列球场等等。这个组合在20年前就已经合作过了英国伦敦新温布利球场的设计,对这次联手也是驾轻就熟。

  卢塞尔体育场的造型概念来自卡塔尔传统的阿拉伯椰枣碗和珐琅灯笼,因此其轮廓实际呈马鞍形,东西高,南北低。体育场的屋面采用了索网结构,直径达307米的索网屋面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索网结构之一。

  体育场外立面由金色的三角形网格组成,其纹理也借鉴了伊斯兰黄金时代的传统家具纹样——不得不说,在关乎国家形象的地标性建筑设计中,“传统”永远是最好(可能也是最“保险”)的概念来源。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体育场的工程施工是由卡塔尔本土建商HBK与中国铁建联合完成的(这种联合体中的本地公司基本上就是一个便于落地的媒介,绝大部分工程肯定是铁建来做),也算是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中的中国元素了——除了场上踢球的和现场看球的,都是来自中国的(苦笑)。

  接下来是首行中间的,哈利法国际体育场(Khalifa International Stadium),也就是卡塔尔国家体育场。这座体育场是本次世界杯承办场馆中唯一的一座翻新而非新建的体育场,也因此在8座体育场中最早竣工交付。

  哈利法国际体育场原场馆竣工于1976年,2006年为了举办亚运会,已经有过一次改造。改造后的体育场外观如同一片半开的贝壳,在西侧搭建了一个顶棚,东侧的观众席也进一步扩大,可容纳人数从2万人增加至5万人。

  而为了本届世界杯进行的翻新,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为原本露天的东侧观赛区域加装遮阳的屋面结构,这也是本届世界杯所有场馆设计都着重强调的,对开放式体育场“内部”微气候的调控。

  而在哈利法体育场一侧、看上去有几分像广州“小蛮腰”的塔楼,则是2006年亚运会的圣火塔阿尔发塔(Aspire Tower / the Torch),建筑高度300米,目前是卡塔尔已建成的最高建筑。

  第三座要介绍的是另一座俯视图看起来圆圆的体育场:图玛玛体育场(Al-Thumama Stadium),可容纳4万名观众,由卡塔尔阿拉伯工程局(AEB)总建筑师Ibrahim M. Jaidah和韩国熙林(Heerim)事务所联合设计(喔这神奇的组合)。

  这座体育场的造型灵感来自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传统男式编织帽“塔基亚”(taqiyah),立面也采用了定制穿孔板来模仿帽子的菱形纹理,顶棚也采用了与卢塞尔体育场类似的张力索网结构。

  贾努布体育场(“贾努布”在阿拉伯语中是“南部”的意思,因此也叫做南部体育场zoty中欧体育,原名沃克拉体育场),位于卡塔尔沃克拉,由已故著名建筑师、普利茨克奖得主扎哈·哈迪德设计,可容纳4.4万人。扎哈2016年去世,这座体育场的设计方案2013年完成,并于2014年动工。

  这座体育场的造型构思源自阿拉伯帆船,呼应卡塔尔的航海文化——卡塔尔是一个三面环海的国家,仅在南部与沙特阿拉伯接壤——也寓意足球运动将不断向前航行。同时,其造型轮廓也秉承了鲜明的“扎哈式”未来主义风格。

  在设计方案公布后,因为其造型在俯视或鸟瞰的视角似乎会让人产生一些与女性身体部位有关的联想,加上扎哈本人的特殊身份,还引发过一些争议。此事是否和2015年时日本政府违约否决了扎哈设计的、已经中标了的东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的事件暗中互相影响,很难有明确的结论,但是如果说扎哈的英年早逝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两个项目波折的影响,恐怕并不为过。

  另一座造型不那么常规(但是和扎哈的造型相比确实普通了)的体育场,是本届世界杯开幕赛的球场拜特体育场(Al Bayt Stadium)。拜特体育场是所有8座球场中位置最偏北的一座,也是距离多哈市区最远的,可容纳4.5万名观众。

  拜特体育场的造型灵感来自世居卡塔尔的贝都因等游牧民族传统的帐篷,因此一开始公布的方案效果图中,棚顶也是与传统配色一致的黑色。后来考虑到黑色过于显著的吸热特性在卡塔尔炎热气候的加成下会造成严重问题,才改成了白色棚顶——这一个改变,就可以让体育场内温降低5℃之多——这其实也是卡塔尔世界杯举行时间推迟到11月底,而非惯常的初夏的原因:夏季的卡塔尔户外温度最高甚至可达50摄氏度,不适合举行足球比赛,而全封闭的室内球馆则会在建设、使用过程中消耗过多不必要的能源,和当前国际体育赛事推行绿色环保的目标不相符,因此只好推迟。至于你问我那为什么还要在卡塔尔举办世界杯比赛,这就涉及到申办过程中从卡塔尔到国际足联一整条产业链了。网飞最近上线集纪录片FIFA Uncovered,专门讲述了这个话题,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摩一下。

  下面这两座体育场比较中规中矩,记忆点似乎不是很多:艾哈迈德·本·阿里体育场(Ahmad Bin Ali Stadium),由英国Pattern Design事务所设计,外立面借鉴了卡塔尔传统的立面装饰纹Naqsh。

  以上者7座体育场,不论是新建还是翻新(仅有哈利法体育场一座),都将在世界杯结束后拆除部分座椅(拆除的座椅不会被废弃,而是会利用在其他需要的建筑项目中,或进行回收利用),并将一些内部空间改为其他公共用途:比如教育城球场在世界杯结束后就会开放供附近高校的学生和当地居民使用。这种可持续的建筑理念也是本届世界杯的一大特色。而最后一座要介绍的974体育场,则是将这种理念贯彻最彻底的:974体育场——名字来源于卡塔尔的国际电话区号,由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Fenwick Iribarren Architects事务所设计。

  整座场馆利用了974个回收的废弃集装箱,以便于模块化的设计与施工。在本届世界杯结束后,该球场将完全拆除并将建材回收利用,构成体育场的各模块将用于卡塔尔国内以及其他国家的体育项目中,球场原址将改造为海滨休闲区域974球场也是世界杯历史上首座“用后即拆”的临时场馆。

  上文提到过,卡塔尔炎热的气候对世界杯的举办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这些体育场的设计师和工程师都各显神通,用尽可能少的能耗将体育场场域内的温度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比如在观众席的座椅下方布置空调出风口,提升制冷效率:

  最后,一些有趣的巧合:本届世界杯的总体建筑规划,是由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Speer and Partners设计与规划公司进行的。这家公司的创建者名叫Albert Speer Jr.,小阿尔伯特·斯佩尔,是德国著名的规划师,作为首席设计师规划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轴线。

  很多对纳粹德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是的,这位小斯佩尔与自己的父亲同名,而他的父亲,就是那位规划设计了希特勒梦中第三帝国新都城日耳曼尼亚的纳粹德国装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

  小斯佩尔已经于2017年去世。他在2010年的一次采访中提到,“我一生都在努力远离我父亲。”

  扯远了。卡塔尔值得一看的建筑远不止这8座球场,其他回答提到的贝聿铭、矶崎新的作品都超凡脱俗。不过,通过这些球场的所从来所欲去,确实可以瞥见一些卡塔尔的历史文化,社会矛盾,国际关系,等等等等。真实世界,远不像绿茵场那般平坦。

推荐资讯